昔日海安路藝術作品整理
 

第一期作品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

整理者:顏凌右、王詠翔



一、〈生態物語〉今昔


地點:海安路上,神農街口西北側

昔日〈生態物語〉作品,蕭百芳 攝
同地點今貌

作品介紹

作品名稱:生態物語,第一期作品,2004

創作者:盧明德

簡介暨感想
看過一幅圖像,就要說出感想,對台灣大多數詞窮的學生而言,不容易。何況又是沒看過2004當時圖像的我們,更是難上加難。
我看到這幅作品的第一感想是,這是什麼東西啊,一堆黑點,深淺大小不一,好似牆面斑剝污損。又貼了牛、象、兔、鯉、蛙幾個大字,就算此處是市場附近,牛、兔、鯉、蛙還可以當成市場販賣之物,但是「象」,則讓人難以理解。

 

二、〈義蓋雲天〉今昔


地點:海安路上,神農街口西南側,後來的〈永川大轎〉處
昔日〈義蓋雲天〉作品, 蕭百芳 攝
同地點今貌
 

作品介紹

 

作品名稱: 義蓋雲天,第一期作品,2004

創作者:陳浚豪

作品簡介暨感想:
一片綠色燈光照映著一片舊牆壁,烙印著黑影。看了介紹才知道是由數萬顆的圖釘,拼排出關羽的樣貌。這個圖像是由神農街民決定的,神農街 金華府拜祀的神明即為關公,關公是民間信仰的財神。作者融入社區民眾的意見來決定作品,應該是未來台灣該有的共識。

 

三、〈生活寫意〉今昔


地點:海安路上,神農街口稍西南側,即〈義蓋雲天〉之右
昔日〈生活寫意〉作品,蕭百芳 攝
同地點今貌


作品介紹

 

作品名稱: 生活寫意,第一期作品,2004
創作者:李明則
作品簡介暨感想:
椅子、桌子以及一些生活物品,以磁磚拼貼在牆面。這是古早傢俱的情境,神農
街附近是五條港老街區,舊式傢俱符合當地的氛圍。

 

四、〈烙印〉今昔


地點:海安路上,和平街口東南側

下圖:昔日〈烙印〉作品,蕭百芳 攝,上圖:同地點今貌。
上下圖像由105-1 修課同學合成。


作品介紹

 

作品名稱: 烙印,第一期作品,2004
創作者:郭英聲
作品簡介暨感想:
作品是大圖輸出的攝影作品,是一個山洞前的鐵軌與一個昔日熨斗,似是反映出時光飛逝,過去的人事時地物已烙印在每個人的記憶中。

 

五、〈自然的來去〉今昔

 

地點:海安路上,近中正路口西北側


昔日〈自然的來去〉作品, 引自〈美麗新世界 藝術介入〉,《海安街道美術館》,http://hasm.tumblr.com/first

同地點今貌


作品介紹


作品名稱:自然的來去,第一期作品,2004
創作者:林鴻文
作品簡介暨感想:
二樓有顆石頭,加上一根直上三樓的彎曲白光燈管,不知是在回憶海安路的過往時光,還是代表未來海安路的蒸蒸日上。

 

六、〈牆的記性〉(藍晒圖) 今昔 


地點:海安路上,忠明街與和平街之間

昔日〈牆的記性〉作品,蕭百芳 攝
同地點今貌


作品介紹


作品名稱:牆的記性,第一期作品,2004
創作者:劉國滄-打開聯合工作室
作品簡介暨感想:
藍晒圖是當時最有名也是最吸睛的作品之一,藍牆上面的白色線條,好似立體化,讓人有種置身室內立體空間之感。遊客在畫上的家具、廁所擺姿勢拍照,別有一番趣味。

 

七、〈夏了〉今昔

 

地點:海安路上,忠明街口東南側


昔日〈夏了〉作品, 引自〈美麗新世界 藝術介入〉,《海安街道美術館》,http://hasm.tumblr.com/first
同地點今貌
 

作品介紹


作品名稱:夏了,第一期作品,2004
創作者:盧建銘
作品簡介暨感想:
以稻草堆成的裝置藝術不多,在黃昏之下相當亮眼,可惜此作品消逝得很快。

 

八、採訪附近住家或路人對〈牆的記性〉(藍晒圖)之看法


受訪者不願入鏡

受訪者:林小姐
地點:海安路上的巷子。
時間:下午一點半。
看法:
受訪者比較喜歡原先海安路的藍晒圖,較有古早的味道也更令人感到親切。認為在西門路一段新光三越台南新天地對面新的3D藍晒圖離開了原來海安路的根據地,已無傳統古街區的風味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海安街道
    全站熱搜

    南河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